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

摘要
金融界债券讯 中国央行: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7%,上次为2.65%;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2.55%,与上次持平。

  金融界债券讯 中国央行官网发布公告,为对冲税期、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人民银行于2018年4月1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800亿元的7天期、700亿元的14天期。

  值得注意的是,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7%,上次为2.65%;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2.55%,与上次持平。(金融界网站注:这是央行自3月22日提高7天期逆回购利率以来,首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

  【推荐阅读】怎么看放开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

  上周五,据《证券时报》报道,商业银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另据中财网等报道,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

  目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二是基准利率基础上,允许各家银行在一定区间内浮动,浮动多少,则取决于上述银行业“自律机制机构”给出的空间。

  因此,虽然基准利率未变,但放开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等于允许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利率浮动高度,相当于单边,也就是存款加息。需要注意的是,有关报道中还提到两个关键词:适当、分批。在央行正式发布权威信息之前,对“适当”“分批”不宜过细解读。但是,这些关键词所描述的审慎态度,以及有别于提高基准利率的“正规加息”概念,则是明确的。

  为什么要在现在这个时候放开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

  首先,目前储蓄存款利率过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浮动空间不足,难以适应新监管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矛盾突出,是激发银行业主动要求调整上调存款利率的内在原因。

  两个指标可以反映存款利率过低的现状,一是年均3%左右CPI涨幅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虽然商业银行有所上浮,但总体存在倒挂现象。二是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远高于存贷款利率水平。存款利率过低,导致储蓄资金纷纷通过银行理财等方式寻找较高收益,而随着监管层面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对银行资金运作的限制,银行迫切需要增加储蓄产品吸引力,以适应监管新规的要求。

  长远看,伴随金融市场开放,以及金融市场化导向改革的需要,理顺资金价格体系,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资金价格,是大趋势大方向。央行新任行长易纲最近在博鳌论坛上表示,未来央行将致力于让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双轨制”逐渐统一,加快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决定进程,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向。

  其次,中国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决定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改革进程。去年以来,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等逐渐成为经济调控最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美联储连续加息、各国央行纷纷退出扩张、通胀预期升温背景下,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始终是央行坚守的原则。

  易纲行长在博鳌论坛上表示,现在主要的央行都开始收紧利率,开始退出扩张,也会进行缩表。我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期待这样变化的发生,所以我们也已经准备好了进行这样的改变。这番话是从货币政策选择角度展开,预示中国将一如既往选择审慎的货币政策。存款利率作为反映货币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放开银行利率自律上限也折射了央行政策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央行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广义货币增长8.2%,狭义货币增长7.1%。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虽然M2增速等数据下降并不能充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但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强监管、美元加息等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更加趋于审慎是可以肯定的。

关键词阅读:逆回购

责任编辑:卢珊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