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批获准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业务后,信托公司的债券承销业务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近日,华润信托公告称,首单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成功落地。
公告显示,华润信托已于11月2日成功承销华润医药控股2018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承销过程中,华润信托总计参与投标规模7.6亿元,中标规模1.2亿元,并于11月5日完成缴款。本期票据最终发行利率4.04%,超出市场预期。
公开信息显示,华润信托此次承销的债券发行人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债券融资金额为20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期。中诚信国际给予该债券的主体、债项信用评级均为“AAA”,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为中国农业银行。发行人申请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所募资金全部用于补充下属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日常营运资金需求。
华润信托表示,此举标志着华润信托从传统受托管理机构向“承做+承销”一站式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型。
据了解,今年4月1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确定中信信托、兴业国际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中诚信托、华能贵诚信托、上海国际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为“新增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
相关行业人士分析,信托公司要想开展债券承销业务,首先要具备一些条件,获得债券承销资格。因此,在交易商协会启动市场评价工作以后,许多信托公司积极申报,希望尽快参与这一新型业务。上述人士认为,总资产规模超过26万亿元的68家信托公司,如果不能参与到债券承销市场中,这无论是对发债主体、信托公司,还是银行间市场都是损失。
陆家嘴国际信托资本市场部人士指出,信托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具有很多天然优势,“信托公司在非标业务上的资源积累可以迅速转化为债券承销能力。此外,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互动,资产方和资金方无缝对接,这些优势合并起来,能够创造出比证券公司更为有利的承销条件”。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如果能被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承销市场,一来利于拓展业务空间,可增加收入来源;二来可提高信托在资本市场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引导更多的信托资金进入债券投资领域,促进标品信托业务的发展。不过,这类业务竞争也十分激烈,没有先发优势的信托公司需要花费一些功夫。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