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火爆吸金背后的冷思考:债券违约频发 且投且珍惜

  年内C位出道的债券基金正牢牢占据着基金收益排行榜前列,但这类基金品种的表现也出现了分化。比如,有些是悄然走红的短债基金,有些则不幸“踩雷”违约债券。

  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债券违约本身比较复杂,一般投资者很难去系统性研究跟踪好债券市场,投资者在享受债券牛市的同时,也要且投且珍惜。

  表现分化基无完基

  尽管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但一路走牛的利率债助推大部分债基取得不错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年内可统计的2121只债基中超八成获得了正收益,整体平均收益率为3.54%,大幅跑赢市场其他类别产品。其中,超30只债基收益率在10%以上。

  同时,债基还成为“吸金利器”。仅11月份就新成立46只债基,总发行份额超800亿份,两项数据均为年内第一。其中,募资最为突出的是短债基金,年内新成立数量较去年翻倍,三季度末总规模超400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400%。

  不过,有部分债基却没有被幸运女神眷顾。《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有10只债基年内单位净值跌幅在15%以上,跌幅最高的是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跌幅高达33.33%,与最高涨幅35.38%相差近70个百分点。

  而上述单位净值出现大幅亏损的债基主要为可转债和踩雷违约债事件的产品。其中,踩雷的债基单日净值均曾出现过大幅下跌,有的跌幅甚至达到10%。

  盈米FOF研究院研究总监杨媛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基大幅跑赢市场应该归结为债券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从盈米FOF研究院的数据和调研来看,今年绝大部分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均能把握好此次债券行情,主动运用多种债券投资策略,成功博取主动管理的超额收益。”

  违约频频债基受伤

  相比于债基总体规模和业绩的增长,踩雷违约债券则成为一些债基的梦魇。临近岁末,又新添洛娃集团和银亿股份旗下债券构成实质违约。

  具体来看,12月25日,洛娃集团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未按时足额偿付债务融资工具本息。根据洛娃集团公告,该公司近期两只债券集中违约,12月6日未能按期足额偿付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17洛娃CP001”)本息,构成实质违约,导致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交叉违约。截至12月24日,公司未能筹资到期偿付资金,“18洛娃科技MTN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三季报数据显示,“17洛娃科技CP001”被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基金持有10万张,持仓市值为972万元,占基金净值比例9.93%。在“17洛娃科技CP001”违约当天,该基金净值下跌5.09%,且在12月11日至14日,该基金公司发布4份关于“旗下基金发生巨额赎回后实施延期赎回的公告”。

  截至12月25日,年内共有117只债券触发违约,发行总规模为1152.01亿元,超过过去三年债券违约总数和规模。

  据了解,债基主要面临的风险来自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信用债违约在今年似乎更加频繁,对此,众多债基只好选择下调估值。比如,上半年接连构成实质违约的14富贵鸟、11凯迪MTN、18永泰能源CP002,还有被曝出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均被多家基金公司下调估值。

  为何今年信用债频频爆发债券风险?杨媛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基本面下行、民营企业流动性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信用债违约概率增大。从债基可投资的品种来看,信用品种本身就存在违约风险,但是为了补充违约风险,信用品种的票息一般会高于利率品种。利率品种虽然没有违约风险,但是也存在利率风险:因市场利率波动带来的价格波动。术业有专攻,一般投资者很难去系统性研究跟踪好债券市场,这个时候可以借助专业第三方的配置能力和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构建好适合自己的债基组合。”

  “踩雷的债基会对违约债券进行估值调整,原则上是不会造成基金净值的大起大落。如果造成大起大落的净值表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但从目前成熟的市场来看,出现的几率比较小。”某公募人士向本报记者说。

  波动还在监管更严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避免踩雷违约债券?

  “一般很难避免债券违约风险,本身其违约情况就很复杂。”上述某公募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此前有家基金公司员工同时担任债券和股市研究员,目的是想通过股票和债券的正向关联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收益,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好。

  记者注意到,12月2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内控指引》(下称《指引》)。

  据了解,该《指引》适用主体范围为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适用业务范围为上述经营机构在其证券自营、资产管理与投资顾问中开展的债券现券、回购、远期及借贷等业务。该《指引》将规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投资交易相关业务,建立和健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债券投资交易相关业务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整体而言,对于年内债市行情的走势,众多机构及业内人士均给予中性的态度。

  银河证券表示,对债基的配置,建议关注债券回调风险,尤其要关注长债回调的风险,配置债基偏向短久期产品。

  杨媛春认为,年内债基之所以大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行情驱动下的赚钱效应,今年90%以上的大类资产是负收益,国内债基算为数极少的正收益产品;二是固定收益的市场容量本身就大幅大于权益市场,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广义基金的规模不断增长。不过,债券牛市过半,未来政府稳增长力度逐步增强、地方债2019年发行预计会提速,未来债市的性价比会逐步降低,波动会增大,债基投资者在享受债券牛市的同时,也要且投且珍惜。

  海通证券也认为,信用债11月持仓明显回暖,但增持主体主要来自广义基金,表明虽然融资政策短期取得一定效果,但银行对于信用债的增持力度依然较弱,如果缺乏银行资金的支持,宽信用政策的长期效果或较为有限。

关键词阅读:债基

责任编辑:卢珊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