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及下辖区域信用分析

  报告摘要

  天津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区域竞争力强,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对天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

  天津市经济结构以重工业及国营经济为主,受数据“挤水分”持续影响,天津GDP增速放缓,但GDP总量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由于天津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略显不足,未来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挑战。

  天津市财政收入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主要税源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波动较大,天津市未来财政收入增长的动力不足。此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较高,财政收入结构有待改善。近年来天津市政府限额规模逐年增长,规模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但城投企业债务规模较大,受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专项债券发行激增的影响,2018年政府债务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走势分化。随着城投债进入偿债高峰期,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激增,“借新还旧”发债门槛的放松缓解了城投企业债券偿付压力,整体来看短期内天津市债务风险相对可控。

  天津市各区经济及财政实力差异明显。滨海新区受“挤水分”持续影响,经济及财政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但其战略地位突出,总体经济及财政实力最强;中心城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区,配套完善;环城四区中,西青区工业较为发达,经济及财政水平相对较高;远郊区中武清区为京津发展轴节点区域,整体经济财政实力较强。从债务情况来看,滨海新区、宁河区、东丽区与蓟州区的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综上,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方向以及2018年下半年至今城投企业融资宽松信号的释放,短时间看天津市整体债务风险不大,但下辖区域有所分化,需关注财政实力下滑、债务规模较大以及债务集中到期的区域城投企业信用风险。

  一、天津市区域环境分析

  

(一)基本发展环境

  天津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区域竞争力强。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将对天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

  天津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区位条件优越。截至2018年末,天津常住人口1,559.60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6元。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8位。天津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远洋航运港口城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距北京1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天津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充足的油气资源、海盐资源、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天津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强优势,2018年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1,315项,合同成交额725亿元,较上年增长10.2%。此外,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的实施将对天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

(二)经济环境

  受天津“挤水分”持续影响,天津经济总量增幅有所下降,但总量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天津市重工业及国营经济占比较高,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未来固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挑战。

  受“挤水分”持续影响,2018年天津市GDP实现1.88万亿元,名义增速3.6%,增速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居全国末位,GDP总量居全国排名第19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2019年上半年,天津市GDP实现1.0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018年天津市人均GDP达12.07万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仅低于北京和上海。天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驱动,7年来天津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55%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远高于北京和上海。受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建设资金趋紧,叠加房地产投资调控趋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滑,未来下行压力仍较大。

  

  天津市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引进了很多国企,项目集中在港口、石化、机械、交通运输等产业,逐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八大优势支柱产业。

(三)财政环境及债务情况

  1、财政收入

  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税收收入规模较上年保持稳定。做实财政、减税降费、收入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天津市2018年财政收入降幅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可能持续至2019年及以后。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较高,201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遇冷,天津市未来财政收入增长的动力不足。

  2018年,天津市财政收入合计3,762.68亿元,较上年下降8.94%,降幅较上年扩大7.8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19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下降8.84%,主要系非税收入较上年大幅下滑所致,其原因主要在于做实财政收入、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及调整财政收入结构等。2018年,天津市税收收入为1,624.84亿元,较上年基本保持不变。2017-2018年,税收收入占天津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9.77%和77.15%,非税收入占比有所下滑。2019年上半年,天津市一般预算收入1,159.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7%,基本保持不变,税收收入占比75.87%。天津市税收收入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税收来源主要是房地产、制造业、批发零售、金融业等,部分行业景气度有一定波动。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税收占2018年税收收入的18.38%,房地产是天津市重要的税源行业之一,但房地产行业容易受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政策等影响而产生波动。

  

  天津市财政收入对政府性基金收入依赖较高,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160.4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0.84%,较上年下降5.62%,以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为主(占84.95%),天津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在四个直辖市中排名最后。从房地产市场看,2018年,天津市继续执行国家的各项调控政策,从限购、限贷、土地限价、竞自持等多方面对楼市进行调控,2018年天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249.87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5.7%;商品房销售额2,006.62亿元,较上年下降11.7%。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房地产开发贷额度收紧,未来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2018年,天津市上级补助收入496.04亿元,较上年下降16.27%。上级补助收入中约50%来自中央转移支付收入,转移支付收入较上年下降27.81%。

  2、地方政府债务

  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逐年增长,债务限额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但增幅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短期内天津市政府债务压力不大,整体政府债务风险相对可控。

  根据《天津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财政部核定天津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4,158.50亿元,呈逐年增长趋势。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天津市政府债务限额在全国排名倒数第9位,天津市债务限额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债务限额较上年增长20.10%,增幅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政府债务余额4,078.60亿元。从债务类型看,天津市一般债务余额为1,400.00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2,678.60亿元。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率[1]为21.68%。

  从天津市政府债券余额期限结构来看,天津市2019-2020年需要偿还的政府债券为40.79亿元,短期内天津市政府债券的偿付压力不大。天津市政府债券到期主要集中在2022-2023年,届时存在一定集中偿付压力。

  


  [1]地方政府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

  二、下辖区域分析

  

(一)各区域基本情况

  天津现辖16个区,包括滨海新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州区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从区域地理位置划分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四区、滨海新区及远郊区,如下表所示:

  

  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做优“双城”,做强辅城和中等城市,推进环城四区优化发展。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进行功能定位划分。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等区域整合而成,下含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天津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五大功能区[2],战略地位突出。其他城区发展规划详见下表:

  

(二)各区域经济财政分析

  天津各区经济及财政实力差异明显,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战略地位突出,但受“挤水分”的持续影响,经济及财政收入增速不及预期;环城四区中,西青区轻工业较为发达,经济及财政水平相对较高;远郊区中,武清区为京津发展轴节点区域,整体经济财政实力较强;中心城区中,发展金融商务及教育的和平区、河西区及南开区整体经济财政实力较强。

  从GDP规模来看,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GDP总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6年,滨海新区受“挤水分”影响,其GDP规模从万亿元缩水到6,654亿元,2017年预计为7,000亿元,但官方未披露相关数据。根据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滨海新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部分指标增速未达到预期。

  从其他各区域GDP规模来看,环城四区2018年GDP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他郊区中武清区为京津发展轴节点区域,GDP突破1,000亿元且有所增长,遥遥领先。中心城区中,和平区、河西区为商务、金融群集区,南开区教育资源丰富,上述区域GDP规模较大,除河东区外,其余区域2018年GDP规模均有所增长。从其他各区域财政情况来看,除蓟州区和红桥区外,其他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从来源相对稳定的税收收入来看,宁河区、蓟州区、静海区均有所增长,虽然宁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有所下降,但预算收入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各区域土地出让计划影响,波动较大。整体看西青区与武清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大,均突破100亿元,财政实力较强。

  

(三)区域地方政府债务及城投债分析

  1、区域发债城投企业分布

  从天津市发债城投企业来看,天津市发债城投企业共39家[3],以市本级及滨海新区发债主体居多,其中市本级最多,共14家;环城四区中津南区1家,东丽区2家,西青区与北辰区均有2家;其他郊区中,除武清区与宁河区各有两家外,其他区各1家。中心城区由于经济发达,基建配套完善,因此没有存续城投债,各区域城投企业分布结构详见下表:

  

  从级别分布来看,天津市共有AAA级别主体5家、AA+级别主体19家、AA主体25家、AA-主体1家。高级别主体基本分布在市本级及滨海新区。其他区域中,北辰区有2家AA+城投企业,西青区、东丽区、静海区和武清区各有1家AA+城投企业,其余区域无AA+城投企业。2019年39家城投企业中仅一家企业级别有所上调,为滨海新区内的天津临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其他企业级别维持不变。

  2、区域地方政府债务及城投债负担

  本文将试图对天津市各区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及城投债偿付压力进行分析,但相关分析基于以下前提及假设。

  (1)对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券的统计,包括Wind中截至2019年8月22日所有天津地区城投企业(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水务等行业)公司债、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和PPN等,共选取39家城投企业。

  (2)下文中经统计的各区域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为统计范围内各企业2018年年报中核算的Wind口径带息债务规模,同时剔除已发债城投企业子公司、孙公司。

  (3)下文对于天津市各区域偿债压力分析仅依据各区域财力水平、经济实力、地方债务余额、区域城投债规模及期限、区域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等;为便于分析逻辑简化,其他定性和定量因素并未纳入考虑范围。

  从债务情况来看,天津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远大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受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及专项债券发行激增的影响,2018年政府债务余额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走势分化。随着城投债进入偿债高峰期,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激增,城投债“借新还旧”规模较大。从规模来看,市本级及滨海新区举债规模远大于其他区域;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不大;环城四区、蓟州区与武清区债务规模相对较大。

  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政府债务余额4,078.60亿元,较上年增长19.13%,专项债务2,678.6亿元,较上年增长28.12%。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来看,天津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12,612.44亿元,较上年下降17.24%,整体规模远大于政府债务规模。近年来财政部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政策频出,项目融资更注重现金流而非政府信用,此外,专项债发行规模激增,导致政府债务余额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走势分化。由于2019年进入城投债偿债高峰期,2018年,城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翻倍增长,达1,150.4亿元,但从余额来看,2018年末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券余额较上年增长11.72%至3,700.24亿元,城投债“借新还旧”规模较大;2019年上半年,城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为74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76%,延续了增长趋势,至2019年6月末债券余额为4,104.18亿元。

  从各区域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来看,天津市本级债务规模最大,其次为滨海新区,两者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均突破千亿元,远大于其他区域,其中市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超5,000亿元。中心城区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不大,政府债务余额均在60亿元以下,且没有发债城投企业。环城四区债务规模普遍较大,除津南区外其他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东丽区与津南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较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远大于其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其他郊区中,武清区及蓟州区整体债务规模较大。2018年各区域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增幅基本也呈反向趋势,2018年,东丽区与宁河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增长较快。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来看,除西青区与滨海新区外,其他区域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各区域城投企业债券余额来看,截至2018年末市本级及滨海新区城投企业债券余额远大于其他区域,均突破千亿元且较上年均有所增长。其他区域中,东丽区与武清区规模最大,在200亿元左右;2018年仅北辰区与宝坻区债券余额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他区域均有所下降。从发行量来看,2018及2019年上半年,仅市本级、滨海新区及北辰区发行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年内到期的债券余额来看,武清区与津南区的规模较大。从1―3年到期债务余额来看,宝坻区和西青区的规模居于前位。

  

  从债务负担来看,我们用负债率及债务率来测算,滨海新区、宁河区、东丽区与蓟州区的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首先采用国际通用的负债率为60%作为衡量标准[4],可以发现天津市各区域的负债率均未超过国际警戒线,其中河东区、滨海新区、宁河区、蓟州区和静海区负债率均在15%以上。

  

  再从债务率[5]指标来看,考虑到2018年各区域上级转移收入数据可得性,我们将债务率区分为经调整的显性债务率和经调整的城投企业债务率分别加以考虑。从显性债务率[6]来看,即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值来看,滨海新区、宁河区、北辰区、蓟州区、河北区和河东区2018年经调整显性债务率较高,其中宁河区2018年显性债务率较2017年大幅提高,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较上年增长较快,另一方面由于非税收入降低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从经调整的城投企业债务率[7]来看,即用各区域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指标测算,各区域债务负担则明显加重,除静海区及中心城区以外,其他区域经调整的城投企业债务率均突破100%,滨海新区、东丽区和蓟州区城投企业债务率较高。

  

  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务规模较大,受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及专项债券发行激增的影响,2018年天津市政府债务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走势分化。随着城投债进入偿债高峰期,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激增,“借新还旧”发债门槛的放松缓解了城投企业债券偿付压力,2019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基建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宽信用政策仍将延续,政策上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守不增加隐性债务的红线,推动存量隐性债务化解有助于城投企业债务压力的缓解,有利于其信用水平保持稳定,短时间看天津市整体城投企业债务风险不大,但天津市下辖区域有所分化,需关注财政实力下滑、债务规模较大或集中到期的区域城投企业信用风险。


  [2]2018年,滨海新区将原有的七个功能区整合为五个,将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原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至此,天津滨海新区由原有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七个功能区变为五个功能区。

  [3]统计数据时点为2019年8月22日

  [4]国际上通常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负债率60%作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参考值。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为90~150%。

  [6]显性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

  [7]城投企业债务率=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工商评级三部 张雪 张婧茜

关键词阅读:专题研究 |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