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衍:2021年宏观分析需高度关注微观主体面临的实际困难

  金融界网1月27日消息 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1年1月)在北京中诚信总部举行。中诚信国际董事长、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博士在分析会第一单元发布了题为《疫后中国经济复苏的风险与挑战》的报告。报告指出,受基数效应较低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中枢将显著高于2020年,但宏观经济数据同比高位运行与微观主体的感受分化较大,经济运行中内外多重风险与挑战仍存,宏观政策应妥善应对,不宜急转弯,并注重结构调整。

  报告首先详细分析了2020年宏观数据,并对新的一年经济运行进行了展望。闫衍博士指出,2020年全年经济运行总体遵循“疫情冲击-疫后修复”的逻辑。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冲击,但得益于中国有效的疫情防控以及稳增长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2020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从一季度的大幅下滑中逐步修复和恢复,全年GDP同比增长2.3%,成为大疫之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展望2021年,疫后修复依然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受基数效应的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中枢将显著高于2020年,甚至高于新常态以来的历年平均水平,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闫衍博士同时指出,2021年宏观经济数据同比高位运行与微观主体的感受分化较大,对宏观经济的分析需要高度关注微观主体运行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宏观经济数据的环比变化。

  闫衍博士认为,尽管中国经济持续修复,但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内外多重挑战。新冠疫情仍然是影响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供给的修复将大概率快于全球需求的修复,中国出口错峰增长的优势将有所弱化;如果新冠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全球需求低迷也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拖累,且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同样制约国内经济的修复。此外,疫情对逆全球化的影响短期内仍然不会消除,大国博弈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仍需担忧,“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存在。从国内因素看,国内经济修复也同样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首先,国内经济复苏并不平衡,存在结构分化,这将影响中国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和质量。其次,疫情冲击下的稳增长政策导致非金融部门债务增长加快,宏观杠杆率上扬,还本付息压力突出,债务“灰犀牛”对宏观政策的制约持续存在,需要警惕债务风险超预期释放引发系统性风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信用风险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一些体制性、周期性、行为性信用事件强烈冲击资本市场。2021年随着政策调整以及债务到期压力加大,信用风险释放或将有所加速,尤其需要警惕国企信用风险频发导致信用体系重构加剧市场波动。再次,2020年以来,政府部门逐渐成为加杠杆的主体,显性债务继续增加,且在2020年宽信用环境下融资平台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也有所加大。2021年随着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或将在部分高风险区域有所暴露,在适当推动债务市场化处置的同时,仍需防范其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此外,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转向常态化,货币政策大概率保持稳健基调,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边际减弱,可能会导致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债务风险的加速释放。

  针对经济复苏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多重风险挑战,闫衍博士建议从四个维度出发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与发展。一是充分利用错峰发展时间窗口,通过加快塑造自由贸易的国家形象、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区域经济合作重拾与欧美国家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争取最大的外部空间。二是从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可持续性、调整弹性出发,实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有序常态化。三是注重从结构角度引导经济再平衡,从经济结构角度要着力缓解供需、行业、企业、实体与金融之间的修复不平衡,从收入结构角度要着力避免因经济刺激政策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四是要提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性,建议2021年以稳定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为共同操作目标,通过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等形式实现包容性政策的边际创新和政策合力,此外还建议2021专项债额度应设置为3.2万亿元。

关键词阅读:闫衍 微观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