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中国国债协会、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政府债务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发布会暨政府降杠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国内首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研究的蓝皮书,并邀请业界、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后复苏之年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及地方政府债券发展趋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副主任张明博士在会上发表了演讲。
在演讲中,张明博士《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作为国内首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研究的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蓝皮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全面性,报告不仅梳理了当前中国地方债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对不同用途的地方专项债进行了分析,还从省份层面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了全景式的刻画;第二,客观性,报告数据详实,具有客观性;第三,实用性,报告整理了大量数据,并建立了专门数据库,后续随着一系列报告的推出,数据也会越来越多,这将为社会各界进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张明博士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其中蕴藏的结构性风险仍然需要关注。首先,包含我国政府部门在内的非金融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其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仍存,包含地方融资平台等国有企业在内的广义公共部门债务压力较大;再次,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背景下,部分区域尤其是部分中西部省份偿债压力凸显;最后,存在财政和金融风险相互溢出的风险,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购买者,一旦出现地方政府债券违约,地方金融体系易被波及。
张明博士认为,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如何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然十分重要,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做更多的努力。第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通过做大分母的方式来降低债务压力,具体而言,中长期要加快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短期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度扩张,宏观政策不要过度收紧。第二,要避免债务利率过快上升。一旦债务利率上升,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与我国相比,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20%,但依然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债务利率相对较低,偿还利息的压力较小。第三,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银行体系尤其是中央政府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作用。从中长期来看,中央政府和商业银行是降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主力,因为地方政府债务腾挪的空间较为有限。张明同时建议,通过债务置换与债务重组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结构性风险。他指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关键在于“隐性”,将其透明化后,在当前的体制机制下化解债务风险将会更加容易。
关键词阅读: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