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闫衍:深化信用分析、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是信用评级的立身之本

摘要
取消强制评级、降低外部评级依赖、强化评级行业监管等相关举措,在短期内将给评级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长远来看,将有助于促进评级行业回归投资者服务本源,推动评级行业格局重塑,并迈向市场驱动与高标准、严监管的行业新发展阶段。

  金融界网5月12日消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评级行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变革,2021年3月28日,央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整个评级行业可能有颠覆性影响。

  我国评级行业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在评级理念、方法、制度、人才、管理、国际化等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当前行业面临深刻变革、信用边际收缩,在此背景下,评级行业如何立足于投资者服务本源,开拓信用服务业务融合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思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在“2021中诚信投资者服务大会”表示,随着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信用风险事件加速暴露,评级中枢上移、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既有评级机构本身的评级体系、理念等评级技术不足等原因,也与长期以来我国信用生态环境尚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针对监管环境的变化将为评级行业带来的影响,闫衍表示,取消强制评级、降低外部评级依赖、强化评级行业监管等相关举措,在短期内将给评级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长远来看,将有助于促进评级行业回归投资者服务本源,推动评级行业格局重塑,并迈向市场驱动与高标准、严监管的行业新发展阶段。

  同时,闫衍先生对评级机构的发展方向提出新思路。他提到:

  一方面,顺应监管趋势,从优化评级技术入手,逐步拉开评级结果区分度,充分发挥信用评级风险揭示和风险定价功能。

  从可实现路径来看,短期内评级机构可基于反映受评主体基础信用状况的BCA等级,提高区分度,同时结合外部支持因素、ESG评估等参数,形成具有区分度的评级标准;中长期来看,应逐步建立以违约率检验为核心的评级技术体系,以实现基于违约率表现的评级结果分布。

  另一方面,评级机构应借助金融科技,发展智能评级技术,有效提升评级预警能力。

  通过加速推动传统评级技术与金融科技的融合,研发出基于量化技术的多层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的前瞻性。未来评级机构会更加专注于投资者服务能力建设,市场各方应将以评级质量为核心的投资者服务能力,作为评价评级机构的标准,建立评级行业良性竞争的正向激励机制。

  “在行业变革的趋势下,深化信用分析、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将成为信用评级的立身之本。”他强调。

  此外,闫衍先生提到,过去信用评级在债券注册、发行、交易、投资环节的大量应用,无形中形成诸多级别门槛,助长发行人“高评级”诉求,目前监管机构正在合力推动降低债券发行环节的外部评级依赖,但债券投资、交易环节仍存在级别门槛,拉开评级区分度仍需要监管规则的同步调整;另外,市场也要避免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使用,避免评级机构负面评级行动的影响被动地放大,对债券市场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阅读:信用评级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