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所有公司债 美联储还能全身而退?
去年3月,鲍威尔宣布将开始通过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SMCCF)购买单只公司债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曾经熟悉的资本市场不复存在。
这项购债活动旨在确保公司债券市场在2020年12月之前保持稳定运行,之后随着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美联储将宣布停止购买公司债券,并进入全面退出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SMCCF)的初始阶段。
当时,一些市场参与者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流动性减少,但自2020年7月以来,美联储每周的购买量不足5亿美元。
这项资产投资组合总规模只有140亿美元,市场微观结构不太可能出现任何实质性恶化。
毕竟,美联储的购买行为只是象征性的。美联储从来不想效仿日本央行,成为债券市场的“鲸鱼”。(日本央行一直是实行激进货币宽松政策的典型代表,在全球当前的紧缩浪潮中被称之为“逆行者”。它不仅买入了近一半的日本国债资产,还持有日本75%的ETF,依照业界行话称之为“东京鲸”。)
美联储只是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它不允许债券进一步下跌,必要情况下,它将购买更多债券。当然,美联储并不一定要做到这一步,但仅凭美联储的担保就足以让债券市场上贪婪的买家大举退出。
可以确定的是,快进到今年9月的第一周,美联储现在已经能够完全抛售其公司债券投资组合,而对市场的微观结构毫发无损。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新报告显示,在7月,外国投资者今年以来首次成为美国公司债券的净卖家。
然而,尽管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现已逐步退出,但金融博客零对冲仍认为,这项工具将作为美联储政策工具包的一部分留存下来。投资者永远都在期待,当另一场宏观冲击发生、令整个企业信贷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时,该工具将被重新激活。
不管股市曾经有多辉煌,总有一天,它都会再次崩溃。美联储将再次提醒,价格发现根本就是痴人说梦。正如花旗集团的马特金(Matt King)所言,在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他说:
“近几个月来,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价格缺乏弹性’的一面。这也许对学院派经济学家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很有趣,但对于那些过去十年里在实际交易市场中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个道理早已显而易见。他们深知,价格可能更多地取决于资金流和流动性,以及某些重量型的买家,而不是宏观基本面的折现。”
一位投资者表示,央行政策制定者似乎无法认识到他们的政策对资产价格造成的束缚,而且似乎只有他们还认识不到,其他人早就放弃了关注基本价值,转而执着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细枝末节。马特金称:
“美联储的流动性投放最终只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维持每季度数千亿美元的印钱速度让法定货币体系崩溃,亦或放任市场崩溃。”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