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5个交易日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 今日实现净投放700亿
9月24日消息 央行今日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700亿元。
本周,中国央行进行3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净投放2700亿元。
就在上周的周五,17日,央行时隔15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工具,截止到今日已连续5个交易日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对此,央行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
关于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的操作,市场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其表现了央行对于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有利于资金面走向宽松。
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的数量核心取决于银行报送的资金需求,节前、月末、跨季央行会受银行流动性需求增加而被动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本次时间节点刚好在月末+季末+双节前,具有较大的资金需求。
国海固收研究团队负责人靳毅认为, 8月之后政府债务发行放量,但财政支出不及预期,形成了短期的资金缺口,是此次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的原因。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进入9月,季节性因素扰动将对流动性产生冲击。季末税期来临,叠加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流动性收紧。考虑到本月央行MLF采取等量续作的方式,改变了7、8月份以来MLF净回笼操作趋势,流动性可能存在缺口,央行选择在9月中旬调整逆回购期限并加大投放力度也侧面说明了月末流动性压力较大。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14天逆回购将降低央行于四季度进行降准的概率。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后几个月流动性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动;对于财政收支、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对流动性产生的阶段性扰动,央行有充足的工具予以平滑;市场不宜简单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或者超额准备金率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
靳毅认为,当前流动性趋紧,主要源于财政资金支出较慢, 9月份至年末,财政资金估计仍有4万亿以上的超支空间,可以较好地弥补政府债务发行带来的资金需求。
“预计未来7天期、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仍将保持稳定。中长期来看,预计四季度降准概率降低,若资金面出现波动,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拉长逆回购期限与扩大规模’以及‘等量或超量续作MLF+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李勇表示。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