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央行发动“刚烈”技能 炮轰拉加德“凭啥干预国债利差”
财联社7月5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上个月欧债危机隐现苗头,欧洲央行召开紧急会议并宣布将加速完成反分裂化货币工具。这一举措虽然暂时缓解了市场的波动,但也埋下了不满的隐患。当地时间周一,德国央行行长就公开炮轰拉加德的计划“几乎不可行”。
需要稍稍解释的是,虽然欧元区采用统一货币,但由于各国经济状况不同,所以政府发债利率存在差异,这也被称为欧洲债市的分裂化(Fragmentation)。作为欧洲经济的两个极端,德国和意大利国债利差也被视为分裂程度的指标。随着意德利差从1%迅速拉升到2.5%,欧洲央行随即在六月召开紧急会议,避免欧债问题直接失控。
作为反分裂化的工具,欧洲央行的设计思路也很简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评级较差的债券,同时卖出部分持仓,在确保资产负债表不扩张的背景下对高危资产注入流动性。
德国不满:这规矩准备怎么定?
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前提,触发欧央行入市干预的条件只有一个: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借款利差超出“合理值”。这也是德国央行行长阿希姆·纳格尔发难的原因。
在周一题为《货币政策走向何方》的演讲中,纳格尔单刀直入地表示,去判断欧元区国家借贷成本差异是否合理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同时欧元区政府依赖欧洲央行支持过日子的行为可能是在“找死”。
(来源:德国央行)
按照欧洲央行上个月紧急开会的时间点来看,意德利差达到2.5%可能是欧洲央行难以忍受的节点。
(意德十年期国债利差,来源:YCHARTS)
纳格尔行长的发言,延续了北部国家对南欧“猪队友”们的不满。在欧元区通胀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一些政策制定者也担心,如果不限制这些国家的政府开支,单纯依靠欧央行支持可能会令欧元区抗击通胀的努力难上加难。
德国央行一把手也在发言中呼吁严格限制这类工具的使用,强调这种不正常的货币政策手段,只能在极度例外的环境下使用,且必须有非常狭窄的适用范围限制。纳格尔同时强调,欧洲央行应当将重心放在打击通胀,并给予成员国“足够的激励”来自己实现债务水平的可持续化。
在新冠疫情过后,德国的债务/GDP比值上升至70%,目前该国承诺在2025-2030年期间将这个比值降回60%。与之对比,意大利的政府债务/GDP比值已经达到150%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欧元区审慎财政政策的代表,德国央行一直反对欧央行无限制救助的立场。其中较为刚烈的例子,如德国央行前行长魏伯昂,在2011年时就曾为抗议欧央行救助希腊等国的政策辞职,同年当时的欧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前德国央行官员Juergen Stark也随之辞职。
关键词阅读:德国央行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