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抱团——信用债上半年复盘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表现较好,特别是短久期、低评级的品种,利率下行幅度较大。机构行为较为一致,形成新的抱团。那么上半年信用债走势呈现哪些具体特点,驱动信用债向好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本文将通过对上半年信用债进行复盘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城投债发行并未实质放松,城投债量缩价升
城投债方面,由于审核力度未见实质宽松,上半年发行和净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965亿元、2522亿元,江浙区县级平台融资缩量明显,是拉低城投债发行的主要拖累。供给的减少,配置力量强,也导致一级市场出现“抢券”行为,城投债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产业债方面,上半年发行规模与净融资规模均同比增长。产业债发行利率也整体下行,高级别主体下行更为明显。地产债虽然净融资增长较高,但发行利率较年初有一定上行,市场对房地产行业依然存在一定担忧。
二、配置力量驱动下信用债走牛
上半年二级信用债市场总体表现向好。主要原因是资金面宽松,而实体经济在疫情冲击下融资需求不强,资金在金融市场“淤积”。机构配债需求强,并通过加杠杆买信用债来增加收益。
上半年信用利差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3月中旬):利率走势主导信用利差。这一阶段信用基本面相对稳定,利差变化主要是跟随国开收益率变化的被动调整。利差曲线与国开收益率呈强负相关。
第二阶段(3月下旬-5月下旬):供需错配下,资产荒加剧,信用利差快速收窄。央行宽货币加码使得流动性充裕,市场配置需求增加。但是信用债供给节奏难以匹配,供需失衡导致资产荒加剧。市场对存量信用债的争夺使利差快速收窄。城投债方面,31个省份中仅贵州省和青海省中位数利差扩大,其余省份均收窄;产业债方面,多数行业在这一阶段利差有较大幅度收窄,地产债利差亦有修复。
第三阶段(5月底-6月):经济恢复速度加快,利差小幅回升。5月下旬以来,经济恢复速度边际加快,信用债资产荒格局边际缓和。随着北京和上海陆续解封,实体经济恢复速度加快,对应的实体融资需求也在改善,因而资产荒边际缓和。并且多数区域的利差历史分位数已经降至10%以内,继续压缩的空间有限。这些因素带来信用利差底部小幅上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监管政策超预期调整,数据提取误差。
关键词阅读:信用债





- 10万亿海洋经济重磅利好!水产养殖罕见集体涨停,连獐子岛都板了,掘金海洋经济攻略出炉
- 核聚变发电迈入新阶段!中洲特材、常辅股份抢跑清洁能源新赛道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中集环科、海兰信抢占“深蓝”产业高地
- 中科院突破固态电池“心”技术!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抢占产业化先机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克莱特、天和防务掘金深海新蓝海
- 盘古Pro MoE 72B开源,AI 3.0时代启幕!润和软件等股投资机遇凸显
- 政策加码+技术突破!脑机接口概念“狂飙”,创新医疗连板,翔宇医疗等跟涨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 创新药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医保新政策全面激活医药产业链,资本市场持续看好!
- 国内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供需格局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