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聚焦|个人养老金为资本市场注入源头活水

  7月29日,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7月30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下一步将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养老理财试点范围,养老第三支柱相关政策密集落地。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如何?作为第三支柱核心的个人养老金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保障老有所养,第三支柱亟待补位:

  2021年我国出生人数和出生率分别为1062万和0.75%,均创建国以来新低,老年人抚养比逼近发达国家水平。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2%,超过了联合国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叠加出生率不断下滑,未来老龄化进程将愈演愈烈,保障“老有所养”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养老保障方面效仿国际做法建立了三支柱体系,截至2021年,第一、二支柱占比达到99%以上,但2020收支缺口达到5428亿元,财政补贴高达9427亿元,压力渐重,亟待第三支柱补位。

  ▍他山之石:美、德、日、韩经验借鉴:

  2021年美国养老金总额达到39.4万亿美元,以税收优惠、账户转存制度助力第三支柱发展,目前第二、三支柱占比分别为58%和35%;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传统福利国家中,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承担着大量责任,目前政府每年补贴第一支柱的金额达到GDP的2.5%左右,通过税收优惠和直接补贴并重,推动第三支柱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其老龄化进程相比中国早三十年左右,长期以第一支柱占据绝对主导,近期通过对各类养老金计划实施了较为细致、严密和灵活的税收政策,第三支柱取得了较快发展;韩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与我国相近,通过EET和TEE模式的灵活选择和一些细则的不断调整,推动了第三支柱的高速发展。

  ▍借鉴海外经验,我国个人养老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个人养老金制度相较于之前的养老金融产品,最大的亮点是由产品制转换为个人账户制,税收优惠与账户绑定,除特殊情况,不可提前支取。近期相关配套政策频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确定在四川先行试点,个人养老金加速落地趋势明显。但目前纳个税人数较少,或可使用直接补贴政策发挥杠杆效应,扩大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同时参照日本,可对不同人群抵扣上限进行分档,适当扩大优惠幅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同时,可参考美、日完善第二、三支柱账户的转存制度,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养老金融产品全梳理:

  银行系:养老理财发展时间仅半年,规模已经达到568亿元,养老储蓄试点即将推出,有望成为最低风险偏好的养老资金最优去处;公募基金系:主要分为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截至2022Q1我国养老目标基金资产净值超过1036亿元,参考美国,预计未来我国个人养老金入市后将推动目标基金跨越式发展;保险系: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仅6.29亿元,未达预期,个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灵活2021年6月开始试点,至2022年4月累计保费收入达9亿元,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养老金融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我们测算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参考美日经验,预计养老金入市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债券类资产仍旧是养老金的第一选择,目前各类养老金融产品中债券类资产比例均在80%左右。未来随着养老金增值需求提升,权益类资产比例或将从目前的20%提高至40%左右,有助于提高A股稳定性,使得权益市场和养老金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关键词阅读:债市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