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涛:宏观视角的金融科技转型解析

  

  8月10日下午,中国信托业协会与中国信登联合举办了“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主题线上沙龙”,发布了行业首份立足金融科技视角的研究报告——《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2021)》。会上,行业内外的领导、专家结合行业实际与转型发展需要,对信托业的金融科技发展分享了各自真知灼见与专业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涛,立足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全局视角,结合国内外金融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系统性分享了数字金融变革及监管与政策支持下的金融数字化转型,以下是演讲实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涛

  各位参会领导,各位信托业同仁,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协会给我一个机会来学习跟分享。刚才从姚会长到荣芳总和三位专家,我觉得分享得都非常精彩。下面我想做一个简单的点评跟分享。

  首先我觉得《中国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报告(2021)》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做一点简单的点评归纳,认为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把握大势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我们现在谈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前沿时,不能仅仅就行业谈行业,需要把宏观层面、经济层面、整个金融业层面众多的问题、大的趋势还是得梳理清楚,报告开宗明义就对此做了系统阐述。

  第二,找准问题且非常贴近现实。现在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跟一开始可能不太一样了。一开始可能是简单地讨论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但是现在各个领域、各个金融子行业都开始面临要找准问题、找准痛点,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金融科技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觉得咱们这个报告在找信托行业的痛点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

  第三,方法确实比较科学。报告架构了一个BXTG的方法,里面谈的四块基本上跟我关注的、最新的金融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驱动元素是吻合的,有了这么一个框架引领,才能使得后面的分析更有针对性。

  第四,调研充分。作为一个行业报告,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来源于能否有非常科学健全的问卷,非常系统的调研访谈,能够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研究。我看到前后两个参与机构的团队专家讲述了,在研究过程当中实际上还是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得这样一个行业的报告建立在非常充分的数据资料基础上,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不仅是行业自己同业之间看,更重要的是对于行业之外,对于其他金融子行业,对于金融业之外的人士,使得他们对于信托业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更了解。因为这几年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有切身体会,所以觉得确实这方面做的不错非常不容易。报告案例也非常丰富,有这么一些能够深入剖析的案例,我相信不仅给同业有参考,对其他领域有兴趣的人也有很大价值。我们团队这几年也在推动金融科技案例库建设,有的也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案例库里进一步跟踪分析。

  第五,战略比较清晰。找到问题之后,最为重要的是把未来的转型、发展或者改革的战略思路充分明确,战略不能够只飘于其上,而是真正在落地层面找到它的落地路径。最后提出的对策也是非常扎实的。

  总的来说,这份《白皮书》在各方的指导下,在两方团队的参与下,质量还是非常高的。当前信托业金融科技应用确实如前面几位领导和专家都提到的,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方面对于行业来说,存量的问题、存量的风险仍然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就未来的增量发展来看,绕不开数字化转型,必须适应这个的大趋势来解决相应的矛盾。这是我对于《白皮书》的直观感受。

  借此机会,我再用一点时间就金融科技发展也谈谈我的系统性认识。虽然不是只针对信托业来谈,但是当前讨论金融科技的数字化转型和应用,事实上背后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我们现在都谈数字经济、谈数字化,其实它不仅是一个商业模式转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对近些年来在增长当中面临的难题。这个增长难题不仅是这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才带来的,而是从2010-2015年这个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萌芽。我们都知道2015年习总书记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一次会议的时候,首次提出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有相关的表述。它的主要思想在坚持,与此同时每年根据最新的一些情况,都会做一些优化跟调整。

  为什么会提,其实有两个历史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2012年GDP增长7.86%,这是1999年以来首次破8%。2015年6.9%,这是1990年以来首次破7,由此就引发出了各方比较深刻的思考,是不是着眼于中长期我们要基于供给侧来考虑如何增强内生动力的问题。

  要找新的办法,其实大家都在思考。无论是从全球来看,还是我们国家来看,实际上在2003-2008年经历过这一轮黄金上升周期之后,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大家一直都在找新的拉动力、新的火车头。海外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当然基于我们中国的特点,其实现在遭遇的挑战更加突出,长期跟短期问题融合在一起。

  就我们过去的增长模式来说,很大程度上是要素高投入的推进型。传统的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在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市场化,国有跟集体土地资本化,借助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背后是依托的我们国家的高经济储蓄率以及高的资本形成率,但是现在各种格局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从劳动力的角度看人口红利也在弱化。面对这些传统要素驱动力在弱化,怎么办?其实各国都在思考。数字经济以及其所代表的新兴产业跟部门,看起来它的劳动生产率是更高一些的,它能够在增加值贡献方面带来更多的新活力,所以多多少少都成为各国应对危机的重点。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倒不是说寄希望于数字经济马上就能够替代原有的经济火车头,成为新的拉动力,这个我觉得短期内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它能够缓解增长下行的压力。

  事实上政策层也都充分地看了这一点。我们看到政治局去年的这次学习,实际上是把数字经济的发展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来讨论。希望数字经济能够解决中国中长期经济内生动力弱化的局面。与之相应的是对金融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一是服务于经济增长,应对要素供给的弱化。二是助力共同富裕,为了应对需求动力的弱化。三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与优化,为了应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预期转弱,因为数字化、数字经济带来的是规则,带来的是标准,带来的是全新的治理模式。四是服务于数据主权与数据治权。数据主权是基于全球范围内所讨论的,因为在原有经济空间的竞争之外,一个数字化的空间已经扑面而来。与此同时,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关于数据的治理权力的博弈也成为新形势下国内的一个重点抓手。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数字经济的点。当然国家统计局对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已经有了一个分类,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所以第一个想跟各位谈的问题,数字化是服务经济增长最大的目标,与之相应的金融领域就要发生一些相关的变化。

  回到金融科技发展主线上,我觉得可以关注的一个报告,是FSB在2017年提出的,金融科技创新的供给侧驱动因素是不断演进的技术跟不断变化的监管,需求侧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这三个要素跟我们模型分析也是非常吻合和相关的,它决定了你可以比较不同的金融科技产品跟机构它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以及它的生命力。比如基于我们国家,跟海外的情况就有差异。我们国家基于技术驱动的特征其实还不是足够明显,更多依靠的是特定的市场跟需求,以及过去特殊的制度环境。

  具体来看,首先对于技术来说,需要充分地考虑技术成熟度跟应用广泛度的。一方面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另一方面对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有时候要更客观一点。近期我们可以看到某大型银行在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出了一些风险问题,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技术,还是分布式技术,其实现在已经过了早期一哄而上的局面,而是要更多地结合金融领域遇到的痛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比如讨论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时候,内部的数据管理治理跟外部的流通交易就是核心的堵点。再比如前几年大家对于AI在金融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有很高的预期,或许也有点被神化了,希望它解决金融领域大量的矛盾。

  业务是什么?从巴塞尔委员会到IMF,众多国际组织跟各国的监管部门等,都逐渐跳出了早期面对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新生事物的时候看不清楚、让子弹飞的状态,慢慢地开始以穿透式的思路来看待这些新的现象,纳入到主流的监管体系当中,来看它们究竟是什么。

  当然关注业务层面的时候,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未来其实都是依托于场景金融的思路来看如何嵌入各种各样的技术。过去讨论场景金融可能是更聚焦的讨论几类大家关注的合作模式,但是无论是基于C端、G端还是B端,归根到底我觉得依托于场景来嵌入金融服务方式、嵌入相关的技术可能成为主流,这也是新形势下我们讨论数字化的产业与金融相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当然在讨论这些场景金融的时候,对于创新路径和重点还要进一步探讨。比如归根到底你要解决最后一公里,要选择一定的路径,有的是在边际上改善现有的场景,有的希望实现颠覆式重构。但是颠覆式重构还是很难的,多数其实还是在现有的边际上进行改善。比如说新技术+供应链金融,很多喊得非常好,但实际上只是一个边际上的改良。再比如在进行技术跟业务场景融合的过程中,怎么实现金融机构跟技术企业的有效协同,也需要探讨。因为虽然我们要把握技术跟金融各归各,但是也不是走向封闭与割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此外就金融子行业的角度看,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当前银行业金融科技投入巨大,这些投入相对于其他子行业确实比较多。刚才也有专家提到摩根大通一年的投入就接近一千亿人民币左右,实际上跟海外的大型银行业机构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以证券为例也非常有意思。其实是海外证券业机构拥抱金融科技方面做得非常全。比如贝莱德开放阿拉丁平台,把各种各样的能力沉淀在平台上,为买方提供系统化、数字化自助式的服务。各方关注都非常多,因为资本市场天然的就是跟新技术、跟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密切相关。我们国家虽然早期证券行业的变化没那么快,跟业务模式是有关系的。但是现在慢慢在变了,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而且不仅仅是系统投入,不仅仅是渠道投入,在产品的技术方面投入也比较大。

  保险也是一样,最早是保险的信息化,慢慢地关注的是保险的线上化,改善销售渠道。再往后可能就往全域数字化来转。保险的核心就是风险的识别与定价,天然地与新技术是密切相关的。总的来看,各类金融子行业发展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了。

  第三个部分,简单跟大家谈一下金融政策支持下,我们怎么看待监管与政策外部变量。刚才谈了技术、政策+需求,其实技术+需求是相对容易把握轨迹的。从全球来看,在把握政策与监管方面都不容易,因为政策与监管本身面对新兴事物它也在变。

  例如,从央行的“金融科技规划”来看,首先就是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如大小金融机构之间的马太效应;虽然技术应用百花齐放,但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持续突破,还没有突破等等。规划93次提到数字,把数字化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规划出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对于平台经济的整治,使得很多人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但是最后金融改革还是回到了要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数字化大的轨道上。

  除了规划之外,银保监会的“数字化转型意见”力度也非常之大, 唯一的一点,我想提出的是针对银行业来说,虽说推动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但是也避免成为运动式的。我观察有一部分小银行,还真不是靠数字化能够解决它面临的矛盾跟挑战的,对此也要客观来看。

  最后简单做一点总结和展望,我个人觉得有几个点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把握创新与安全的翘翘板。这个翘翘板的把握确实比较难,对于监管部门、政策部门、研究部门、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这就需要从原有的合规研究基础上上升到政策研究,要高度重视政策长周期的规律性。另外政策短周期重要性的排序也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在金融科技创新当中,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变成重中之重。从前期已经公示的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项目来看,它的金融应用场景很丰富。除了技术特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要体现出社会价值。比如说便民惠民的能力,做好“六稳”、“六保”,服务小微、服务乡村、服务绿色、加强金融风控。这些社会价值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要求,而且它本身也是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未来实现可持续共赢发展的内在的要求。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好治理工作。一方面, 宏观层面,我觉得金融科技治理、金融科技优化其实就是三个基本的目标。第一个目标,金融功能更健全。金融功能是支付结算、资金的配置、股权的细化、风险管理等等。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原有的功能,但是它不能破坏原有功能的落地。这是一个衡量的基本尺度,每个行业其实也是这样。比如信托业怎么样通过技术的引用,使原有的功能、原有被脱媒的地方、原有受到冲击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金融体系更稳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硬标准,我把它分为信心与信任的可持续。我们利用了新技术之后,是不是信息与信任变得更加可持续了。这是金融业存在的基石。金融要素是变的,但是这些变化是否可控,金融结构也在变,金融生态也在变,但是这些变化是否是适度的可预期的。这些都是金融体系更稳健的衡量标准。

  三是金融绩效是更理想的,要避免系统性的冲击,有系统性的冲击,这个绩效一切归零。泡沫适度,泡沫适度意味着风险和金融业的一些自我的游戏,实际上这个泡沫是不可能为零的。就像啤酒一样,完全没泡沫根本就没法喝了,当然泡沫太多也不行。风险跟金融业自我游戏的这些行为,它是离不开的,但是要适度的。客户金融资源匹配合理,很多人想的是运用新技术,降低门槛,给更多的人匹配金融资源,但是我觉得是有问题的。真正的是应该把合适的金融资源级配给合适的客户,这可能是它的价值。

  基于这种治理目标,重点从供给侧来看就是技术、机构跟人才。需求侧来看就是你的客户,然后有合理的制度跟基础设施。可着手的东西很多,我现在特别强调从金融科技伦理的角度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从供给层面来看,技术伦理、机构伦理、人才伦理都是重要的着眼点。需求侧来看,其实也可以讨论客户伦理的问题。客户的保护、客户的金融文化、客户的金融行为习惯。从制度基础设施环节还有数据伦理、监管伦理跟制度伦理,监管同样也要考虑伦理原则。比如说监管如何处理好你的监管自身的职能与你承担的责任与政治功能,这不仅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其实我看了一下欧美也都一样。这些是宏观层面值得思考的。

  最后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机构要做好金融科技离不开几个方面。一是维持功能为根本。换句话说,预期多数先不要那么高,先是维持最基本的功能,坚持下去。二是以场景落地为抓手。三是以组织保障为支撑。很多机构PPT做得非常美,战略写得非常好,但是没有足够的组织变革跟治理机制进行支撑,所谓的变化没有落在KPI的约束上,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所谓PPT的战略。四是以客户至上为宗旨。五是以技术架构为承载。六是以平台生态为拓展。七是以安全保障为航行。八是以文化品牌为依托。文化品牌我觉得特别重要,金融业发展的这些年对品牌文化的重视还不够,所以就进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状况。不管你是传统金融,还是拥抱数字金融,总是在公众脑海当中对你有疑虑,觉得你是不是有问题。

  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金融科技转型这个大势现在越来越清晰了,过程当中信托业如何抓住机遇,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着眼点。我就做一点简单分析,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键词阅读:中国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