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47万亿 持续支撑有效投资
记者昨日从财政部获悉,今年1~7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含部分2021年结转额度),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即使发行工作已步入尾声,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的加快使用、准财政工具撬动配套资金,以及地方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仍将对下半年基建投资形成资金保障。
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加速发行使用,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指出,今年1~7月累计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
财政部明确,接下来将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指导地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利用近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的窗口期,完成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按照“零容忍”的要求,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切实防范专项债券风险。
顺利实现较大规模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同时,财政部也强调,当前专项债券按期偿还的风险可控。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专项债券通过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专项收入偿还,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本金。截至7月末,今年已到期的专项债券本金5332亿元均已按期足额偿还。
“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但政府性基金支出并不会快速回落。”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今年专项债券发行明显前置,但使用进度并不快,根据此前财政部部署,新增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发行完毕,8月前使用完毕,因此预计8月政府性基金支出仍有支撑。
日前发布的1~7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8%,但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却同比下降28.9%,主要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了31.7%。尽管普遍观点认为,新增专项债券在三季度还将维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力度,但在土地出让收入短时间恐难较快回升的下半年,增量财政政策能否落地支撑四季度支出增速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政部介绍,1~7月各地已安排超过25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等重大项目资本金,积极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以来相继推出的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3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将弥补部分重大项目的资金缺口。伍超明认为,若按照最大效果估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撬动约2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该工具的推出有利于基建资金加快进入项目,助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在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看来,“盘活专项债债务限额空间”意味着地方有利用专项债券限额与余额的差值空间增发专项债券的可行性,下半年理论体量上限或在1.5万亿元。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吴棋滢分析,考虑到空间限额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福建、山东等相对发达地区,占全部空间比重达45%,因此剩余额度全部发行完毕的概率不大,可能发行的规模约在0.5万亿~1万亿元。
关键词阅读:专项债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