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降息的金融意义

  编者按

  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年内第三次下调,且调降幅度最大。今年以来,1年期LPR累计下降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在国内疫情反复、消费需求减弱、房地产景气度低迷等影响下,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央行多次降息,是为了更好地稳经济、稳地产,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推动消费、投资等恢复增长。

  【银行篇】

  首套房贷利率最低降至4.1%

  ◎ 记者 曹韵仪

  市场预期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如约而至,且力度远超预期。8月22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

  这与每位购房者的房贷还款额息息相关。若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今年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相比三次降息前月供可以减少约200元。已经在还贷的购房者,也可以在明年元旦享受最新利率。

  除此以外,LPR下调还与银行负债端压力减轻和实体融资需求不足等因素有关,此举将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发挥积极作用。

  降息有多重原因

  作为LPR风向标,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在8月15日超预期下调10个基点,市场对LPR报价结果颇为关注。正如市场所预期,LPR下调如约而至,且力度远出预期。

  “首先,市场普遍预计,本月1年期LPR将会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则会超过10个基点。但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其次,这次5年期以上LPR的调降力度和5月20日一样,但1年期LPR降幅只有5个基点,主要原因是融资环境很宽松,银行同业拆借、企业票据融资利率降到1%以下,创历史新低,不需要再次下降。”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从下调幅度来看,此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不对称下调,后者下调幅度尤其明显,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1年期LPR下调幅度较小,主要源于当前市场短端利率整体已处于较低水平,若继续引导1年期LPR下调,容易加剧企业的套利行为;而5年期以上LPR继5月以后,再度大幅下调15个基点,主要在于当前稳地产压力较大,利率仍有调降空间,且中长期贷款需求更需提振,压降长端LPR利率将有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其加杠杆的意愿。

  在当前地产销售再度转弱、居民加杠杆意愿持续低迷和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5年期以上LPR报价再度大幅下调15个基点,背后的政策导向为提振宽信用进程,也将有助于缩窄与往年房贷执行利率的差距。

  从金融数据来看,7月的信贷和社融“二次塌方”,当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增速较上月全面走低,显示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需稳固。

  在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最主要的拖累项。7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2.1%,跌幅仍然较大,土地成交、新开工、施工面积同比跌幅都在四成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地产销售疲软。

  因此,从政策上增加对刚需的支持力度不仅有必要,而且有空间,从实体融资和居民的消费意愿上来看,由于受到疫情反复的冲击,企业和居民加杠杆意愿持续低迷,信贷结构延续今年以来的欠佳态势。温彬表示,信贷领域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也促使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走低。

  同时,从银行负债端来看,由于今年同业存单等市场化主动负债成本持续走低、结构性存款规模及收益率持续下降,叠加降低拨备覆盖率等操作,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减小,起到一定的降成本效果,也是本月LPR下降的背景原因之一。

  部分地区降至4.1%

  LPR的动向与房贷一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购房者的房贷利率及购房成本。今年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宣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这意味着此次5年期以上LPR调整后,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降至4.1%,创下新低。

  降息后,各地银行有什么动作?以北京为例,在调整前,北京首套房贷利率为4.45%加55个基点到5%,二套房贷款利率为4.45%加105个基点到5.5%。此次调整后,北京目前首套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将调整为4.3%加55个基点,下限为4.85%;二套房贷利率调整为4.3%加105个基点,约为5.35%。

  “明天(23日)开始执行首套房4.85%;二套房5.35%的利率,从明天到下月放款的都可以享受这个利率,这可以算是近两年最低的利率了。”北京工行某支行人员对记者表示。

  这也是LPR捆绑房贷利率后,北京首套房贷利率首次跌破5%。上海地区的利率同样也下调15个基点,首套房、二套房的利率分别从4.8%、5.5%降至4.65%、5.35%。但在一些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二线城市,比如昆明、南京、苏州等,已有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至4.1%的下限值。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8月22日央行降息政策,对于不同时点买房的人群均有影响。比如,过去几年购房的群体恰好买在还贷利率较高的节点,有些人的房贷利率甚至突破6%,因此提前还贷成为近期的一个热点话题。LPR下调对于这类群体也是一个好消息。“到了明年元旦,此类购房者也可以享受利息下降的优惠。今年两次下降15个基点,即总共30个基点。单纯从这个角度看,明年此类购房者100万元贷款,月供至少可以减少200元左右。换句话说,购房者稍安勿躁,也可以享受今年多次降息带来的利好,没有必要提前还贷。”严跃进对记者表示。

  以3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按揭贷款为例,在上海地区,利率调整前,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为4.8%(LPR+35BP),此时月供额为15739.96元;此次利率调整后,首套房贷款利率为4.65%,月供额为15469.1元。如此计算,月供额减少270.86元,一年减少3250.32元。

  如果是最近刚完成房产交易的购房者,且银行贷款还没有批,那么可以搭上此次降息快车,及时享受优惠。若已经开始还贷,那么到明年元旦后可享受最新利率。对于今年下半年打算购房的群体,当前金融政策是非常友好、宽松的,购房的美好窗口期已经开启。房贷利率持续下降,叠加首付比例下调、房企降价优惠、二套房可以享受首套房利率优惠等,客观上使得买房的性价比进一步增大。

  “对于此类购房者来说,在获得低利率房贷的时候,适当问一下最低利率是否有条件、放款速度如何、合作的楼盘情况如何。此类问题清楚了,购房方面可以主动一些,积极抓住‘降房价、降首付、降利息’的最佳时期。”严跃进提醒购房者。

  “这次降息对刚需和改善型换房需求,都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李宇嘉对记者表示。

  【债券篇】

  债市进入盘整 大幅回调可能性小

  ◎ 记者 吴林璞

  在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后,国债期货各期限主力合约在8月22日、8月23日微跌,8月24日微幅上涨。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债市在消化完意外降息的利好后,将进入一段修整期,而鉴于整体环境对债市仍顺风,加之市场做多情绪比较浓厚,利率料将低位震荡,大幅回调的可能性较小。

  债市依然“顺风”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8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当月LPR报价下调符合市场预期,显示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正在加码,重点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激发信贷需求,推动消费、投资保持修复势头。

  而5年期以上LPR报价降幅更大,1年期降幅较小,表明定向支持楼市是当前降息政策的重点,推动房地产尽快企稳回暖已成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

  从债市方面来看,记者注意到,利率债方面,近期央行意外降息,债市做多情绪高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顺利突破前低。

  对于接下来的利率走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还是要基于对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分析。整体来看,基本面对于债市仍然有利。某种程度上,债市依然处于“顺风”环境中。

  “从资金面来看,稳增长政策取向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央行主动引导资金面大幅收紧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考虑到前期资金面超预期宽松与财政端有很大关系,而随着财政对资金面的利好减弱,后续资金面有边际收敛趋势,但宽松充裕的状态不会改变。”冯琳进一步指出。

  在冯琳看来,债市在消化完意外降息的利好后,将进入一段修整期,而鉴于整体环境对债市仍顺风,加之市场做多情绪比较浓厚,利率料将低位震荡,大幅回调的可能性较小。

  形成利率新底部

  资金面方面,华创证券投顾部认为,今年上半年财政因素提供的流动性是资金市场宽松的主要原因。后期伴随着退税的降低,财政存款下降速度放缓,叠加实物工作量的形成,下半年财政增量贡献的流动性相较上半年将有显著减少,因此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程度也或有下降。

  有债券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可以看到,利率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底部。虽然交易热情还会有反复,但在降息后利多释放以及交易热情逐步降温之后,新的利率底部也会形成。

  合晟资产方面表示,降息短期内会加剧银行间资金淤积和空转套利,但最终目的是要宽信用稳经济。下半年政府部门在经济资源的调配环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城投平台将是政府加杠杆、拉动基建的重要抓手,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一环。

  东方金诚方面认为,后续长端利率将重归震荡格局,但震荡区间将较前期有所下移,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区间在2.60%-2.75%。

  展望未来,王青指出,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国内物价走势整体可控,海外央行政策收紧步伐趋于放缓,LPR报价还有一定下调空间,其中5年期LPR报价将延续更大幅度下调势头。

  【证券篇】

  释放积极信号 提振市场信心

  ◎ 记者 陆怡雯

  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年内第三次下调。最新公布的1年期LPR较上月下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今年内,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降息”达35个基点,创下年度纪录。

  受降息消息影响,当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北向资金上午净流入超49亿元。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涨0.60%,深成指涨1.19%,创业板指涨1.64%。值得关注的是,当日房地产开发板块闻风异动拉升,西藏城投、数源科技涨停,中交地产大涨7%,滨江集团、阳光城、天保基建等跟涨。

  下调是预料之内

  这是今年LPR第三次下调。累计来看,今年以来,1年期LPR和5年期LPR累计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

  在本次LPR调整窗口开启前,今年1月,1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5个基点;5月,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

  事实上,本轮LPR下调早已在市场预期之中。8月15日,央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MLF中标利率为2.75%,下降10个基点。8月份MLF“量价齐跌”,意味着当月LPR的定价基础发生变化。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LPR利率下调释放出稳经济积极信号。

  他进一步解释道,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特别是二季度GDP下降到0.4%的低速增长,离零增长仅一步之遥,当然这是在二季度多地静态管理情况之下取得的成绩,着实不易。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形成,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

  7月份PMI重回50%分水岭之下,除了季节性的因素之外,也反映出经济复苏的强度并不高,市场信心不足。“这次8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为下半年经济复苏助力”。

  对股市影响几何

  那么,降息对股市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就A股而言,光大证券策略团队认为,短期来看,市场在LPR调降落地后的一周内通常表现不佳。历史来看,在LPR调降前,市场通常表现较好,在大多数时候均呈现上涨状态,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投资者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升温有关。但当LPR调降落地后,股市的表现则相对较差。

  该策略团队表示,长期来看,LPR调降对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宽信用的落地情况。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股市的表现终究要回到基本面,如果宽货币能够成功传导至宽信用,那么股市通常会有较好的表现,例如2020年初前后的时间段,反之,则股市很难有较好的表现,如2022年初时的情况。

  “利率水平类似于股市整体指数的地心引力,利息的下降或者长期利息下降的预期,都会促进市场走出更好的长期上涨趋势。”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何理进一步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的价值计算方式,要考虑到利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会衡量股票的回报率和国债回报率之间的差异,而且通常来讲,降息的环境对于高增速的股票更加友好。

  “本次的LPR基准下降,有个较大的特点就是LPR非对称下调,意图较为明显。这将进一步降低居民的房贷负担和购房成本,同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指出。

  刘有华向记者表示,目前影响市场的走势是多方面的,未来不排除还有更多且更强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

  另外,方信财富投资基金经理郝心明向记者指出,降息的目的在于刺激融资需求回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带动经济企稳增长,从而对股市形成支持。货币政策宽松、利息下降也会提高股票资产的估值性价比,流动性充足有利于股票市场的活跃。但是,货币政策通常是逆周期调节,与股市运行在时间上不一定同步,需要综合多因素判断。

  【保险篇】

  储蓄型保险销售迎利好

  ◎ 记者 罗葛妹

  8月22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迎来年内第三次调整,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5个和15个基点。

  精算视觉主理人Alex表示,“在降息的大环境下,大多数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都没有办法保证利率可以长期持续,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能够长期锁息、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

  多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LPR下调对保险业直接影响并不大,保费增长关键还是看居民收入预期复苏情况。

  利差风险加剧

  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部分指标仍有波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带动LPR的下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重点行业领域的需求恢复提供更好的环境,以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助力经济稳增长。

  那么,LPR下调是否会对保险业形成影响?东吴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葛玉翔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直接影响较小,但间接影响较大。

  一方面,LPR下降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险资整体净投资收益率也将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从负债端角度看,银行理财收益率也将伴随LPR下降而下降,从而利好储蓄型业务销售。

  葛玉翔同时直言,储蓄型产品的预定利率、结算利率高企,也将增加公司潜在利差损压力。以今年一季度为例,投资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但险企主力产品的预定利率、结算利率依然高企,尤其是很多中小险企,很多产品的预定利率都维持在3.5%左右,万能险结算利率依然维持在4%以上。在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高企的负债端预定利率、结算利率等将进一步加剧险企的利差损风险。

  利好储蓄型保险

  正如Alex所言,在当下降息的大环境中,大多数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都没有办法保证当前利率可以长期持续,因此建议投资者珍惜能够长期锁息、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

  以储蓄型保险产品增额终身险为例,其投资期限更长、锁息期更久,而且产品还可以动用保单贷款来兼顾流动性,在当下确实是属于不可多得的投资产品。

  记者注意到,每次降息政策发布,都是销售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好时机。比如上个月出现的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再到此次LPR下调,保险代理人都会在各大社交平台广而告之。多名代理人向记者反馈,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容易下单储蓄型保险。

  原因很简单,只要每个月有余钱,有储蓄需求,都可以选择存进储蓄型保险。尤其在利率下行趋势下,甚至出现负利率(实质利率扣除通胀后所得的利率为负数),放进储蓄型保险的这笔钱都可以合同里的现金价值或3.5%的预定利率增值。

  Alex认为,相较于其他投资理财,保险储蓄有其他投资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投资期限角度来说,储蓄型保险(尤其是长期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的投资期很长,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如此长的投资期中,保险储蓄会穿越若干个经济周期,经历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经历利率的升高与走低,同时保持一个长期、适中的收益水平。这个收益水平在经济上行周期可能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尤其是低息环境中)一定会给投资者带去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

  从投资安全的角度来说,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受到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拥有一套完善的偿付能力体系来防止保险公司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安全性远超一般性的金融理财平台,破产倒闭的概率极低。不同于有违约风险的企业债券、私募基金等理财产品,以及有贬值风险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权益类资产管理计划,绝大多数的保险产品(指常见的传统保险、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不包括投连险)都拥有较高的保证收益,投保持有一定时期后就一定能保本保息。

  刺激保费作用有限

  “坦率来说,LPR下调对保险业不会有多大影响。”沪上某精算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利率下调,融资成本下降,能带动股市、带动生产、带动发展,但货币政策再怎么刺激,如果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没有改善的话,也很难刺激经济。

  葛玉翔也认为,现阶段大家都在过紧日子,保险这种非必要支出都在压缩,保费要恢复、要增长,关键还是看居民收入预期的复苏情况。

  专家分析表示,从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长期因素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使得居民预防意识和储蓄意愿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为2.8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与去年同期5.2%的增速基本持平。人身险公司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人身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0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其中,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为1.6万亿元、4184亿元和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2%和-10.5%。

  【理财篇】

  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行

  ◎ 记者 马嘉昕

  近日,市场迎来期待已久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且力度超出预期。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LPR非对称性下调传递出货币政策将持续宽松的政策基调。那么,在宽信用的大环境下,投资者该如何看待理财的收益变化,如何调整投资布局?

  多款理财产品收益下行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受降息因素影响,多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行。

  从现金管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情况来看,记者注意到,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持续下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2%并不罕见,普遍收益率处于2.5%以下。

  例如,中银理财发行的“日积月累日计划”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截至8月23日,该款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2.18%,从收益曲线走势来看,于近期创出年内收益率新低。

  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现金管理类理财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51%。与7月末相比,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下降6个基点。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持续下滑,已较年初的2.92%下降了41个基点。

  除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被动”下行,近期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还宣布调整其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主动”将理财收益进行下调,并引起市场关注。

  以招商银行为例,在8月15日公告中,招银理财招睿金鼎九个月定开10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调整业绩基准,从2022年8月19日起,第3个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90%-4.60%。此前,2021年11月19日起的第2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85%。

  8月17日起,招银理财招睿金鼎七个月定开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80%-4.50%。该理财产品前3期的比较基准分别为3.85%、3.65%、3.6%。

  固收类产品受冲击最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息后,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下行是必然趋势,而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从而对吸储的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制,为了节约成本,多数银行会采取减少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种现象在业内并不罕见。

  对于此次降息将会对哪些类型的银行理财产生较大影响,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当前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最明显的主要是固收类理财产品。

  “市场利率下降对混合类、权益类、金融衍生品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并不明显。”刘银平表示,毕竟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震荡起伏,难以预测,配置该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也不能确定。“不过,市场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有所走低。事实上,近期部分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经有所下调”。

  据记者了解,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大多是国债、存款及大额存单等资产,而此类资产也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地方债发行节奏等因素较为敏感。同时,从产品类型来看,无论是在售的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固收类理财产品均占据市场90%以上规模。从规模的角度来看,固收类理财产品也可能是在各类型理财产品中,受降息冲击较大的类型。

  对于当前市场上固收类理财产品基准收益率下调,业内普遍认为,这可能既有市场流动性充裕下,高收益优质资产难寻的原因,又可能是主动调低业绩比较基准,使产品能够达到收益预期。“今年,股市震荡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很多投资者出现账面浮亏”。

  不过,业内人士建议,无需对业绩比较基准过于看重。刘银平表示,“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并且产品风险越高,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越大,还是要拉长期限看产品的收益走势。”

  对于下半年的理财规划,刘银平表示,投资者应该从产品风险、收益、流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各类资产之中。“首先,要预留出流动资金,作为生活零用资金和应急资金,起码可以支撑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其次,理财产品一般期限越长、预期收益越高,但是流动性较差,可将不同期限产品组合搭配;第三,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风险也越高,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资产合理地配置在不同风险和收益的理财产品中”。

关键词阅读:超预期降息的金融意义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