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进入“观察期”

  市场回顾:本周债市重现暖意,尽管美联储官员相继放出鹰派表态,8月PMI数据略超预期,但跨月前后资金面维持宽松态势,叠加多地疫情形势反复,主要期限收益率全面下行,短端幅度明显大于长端,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走势。跨月后流动性再度转为宽松, 1Y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再度降至2%以下。本周五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和上周五基本持平,隔夜回购占比小幅升至87.7%。

  本周市场主要关注8月PMI数据,以及财政部、国常会等最新政策表态。资金面平稳跨月后,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明显缓解。新增5000多亿专项债限额预计集中在10月份落地,因此9月份地方债新增供给因素影响有限,月中6000亿MLF续作情况可能是主要的不确定因素。

  PMI超预期背后的“主动去库存”。8月PMI环比回升,略超预期,不过位于荣枯线下。从库存周期角度看,伴随着市场需求收缩、PPI持续回落,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因此工业生产整体上可能已经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在库存和PPI见底回升之前,企业减产能、降杠杆的意愿相对较强,可能持续拖累实体融资需求的改善,短期信用修复仍需要观察逆周期政策的力度和效果。

  政策重点转向“如何落实”。1)本周二财政部发布《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前言部分提及“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考虑到政策制定到落地的时滞,这一表述可能针对明年,即提早考虑明年的稳增长问题。报告在“财政政策展望”中,未再提及“增量政策”,部署的工作重点基本上延续此前会议报告中的部署。2)周三国常会强调“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在8月份超预期降息后,短期内货币政策可能进入“观察期”,重点在于推动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的预期有多大?我们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政策目标,二是实现方式。目标方面,国有大行下半年实现贷款同比多增任务的难度不大,而中小行信贷“资产荒”压力更大。预计年底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降至10.8%,明显低于去年底和上半年末水平。实现方式上,地产拐点可能需要继续等待,制造业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整体减弱,信用扩张仍将以基建作为主要抓手。增量政策工具虽然有助于改善基建投融资环境,但不能直接提高资本金的实际杠杆倍数,对于配套融资和信用扩张的拉动效果可能都低于预期。

  债市观点:随着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短期内利率继续下行动力有所减弱,而宽信用相关细节措施落地可能在交易情绪上带来明显扰动。不过,在地产下行、疫情扰动加大、实体内生融资需求趋弱背景下,几乎完全依赖基建的信用扩张效果最终可能是脉冲式的,力度和持续性都存在较大疑问。在年内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预计继续回落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暂时的“观察期”不代表宽松周期已经结束,从降成本以刺激融资需求的政策逻辑看,如果经济和就业表现不及预期,后续降准或者降息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利率存在再次探底的机会。

  风险提示: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信用扩张超预期。

关键词阅读:债市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