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货币政策展望:宽信用加码,5年期LPR和降准都有空间

  今日,东方金诚发布2023年利率债市场展望研报,分别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稳定和外部平衡四个方面,谈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货币政策为稳为主:2023年消费修复和房地产拖累减弱,有望驱动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改善,叠加低基数效应,GDP同比增速将明显高于2022年。

  因此,货币政策有向中性回归的趋势。但2023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和疫情余波仍存变数,内需修复斜率有较大不确定性,向上弹性不宜过高期待,加之外需走弱,宏观政策还需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难言急转弯,大方向仍将以稳为主,同时强调相机抉择。

  从通货膨胀角度看,通胀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2023年CPI通胀中枢将有所上行,且驱动力量是消费改善带动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持续低迷的核心CPI料有所起色;PPI通胀中枢将低于2022年,但方向上将前低后高。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关注度可能上升。

  在此前货币政策未搞大水漫灌、三年疫情影响居民收入抑制后续消费回升空间、猪周期转入价格下行阶段,以及2023年房地产投资整体仍将延续负增且基建投资增速将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不管是CPI还是PPI都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这就意味着,通胀仍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

  从金融稳定来看,短期货币政策收缩且转向的可能性小:“双支柱”框架下,金融稳定目标更多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来实现,必要时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对货币政策影响方向不定。站在当前时点上,由于房地产政策松动尚未止住楼市下滑势头,银行信贷投放发力仍缺乏有效融资需求配合、信贷社融增速持续低迷,因此,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央行为维护金融稳定而向收紧方向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下半年,需要关注房地产市场回暖预期下,局部房价上涨可能引发的政策调整。

  从外部平衡角度看,贬值压力缓解,对货币政策掣肘减轻:2023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加息进入尾声,收紧节奏将明显放缓,加之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美债收益率再现大幅冲高局面的可能性并不大。同时考虑到国内经济将步入复苏轨道,2023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将得到缓解,对货币政策空间的掣肘也将有所减轻。

  综上, 2023年货币政策大概率将以稳为主,相较2022年更加趋向于中性。

  另外,研报指出,在经济增速较大幅度反弹前景下,2023年实施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考虑到近年来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特征明显,降息的大门也没有完全封闭。

  对于LPR的走势,研报分析称,为了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需要引导5年期LPR报价进一步下调,持续降低居民房贷利率。而即使作为LPR报价基础的MLF利率保持稳定,也可以通过压缩LPR报价加点的形式实现。但如果房地产销售端继续恶化,要求针对房地产的定向降息持续推进,就存在为引导5年期LPR报价更大幅度下行而不得不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

  在降准方面,研报称空间有限,由于目前银行存准率、尤其是中小行存准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再加上央行可以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MLF等手段投放中长期流动性,一定程度上替代通过降准来填补基础货币缺口的功能,因此,2023年降准实施的想象空间也比较有限。据判断,2023年最多有1-2次降准,不降或只降1次的可能性更大。如有降准,比较大概率的落地时点是一季度,估计幅度为0.25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有力”除了隐含总量适度外,主要是指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关键作用,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则意味着2023年货币政策将引导市场利率中枢持续处于政策利率下方,以配合财政发力,稳定市场预期。

  不过,2023年资金面虽不会大幅收紧,但资金利率中枢料将高于2022年,即资金面将呈现收敛但不收紧的态势。2022年DR007年均值为1.76%,预计2023年中枢将抬升至1.9%-2.0%之间。

  2022年底召开的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仍较为谨慎,同时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2年12月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谈到2023年货币政策走势时强调,2023年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并明确2023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会小于2022年。另外,受制于房地产行业修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带动涉房信贷需求回升。2023年稳信用的确定性较高。

  结合岁末年初经济金融形势,预计至少在2023年一季度,资金面仍将处于偏宽松状态,DR007中枢在1.7%-1.8%左右。

关键词阅读: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