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偏弱振荡

  2022年GDP实现3%的同比增长,四季度疫情防控措施优化,12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地产、制造业投资等各项指标出现一定幅度回升,经济呈现企稳复苏态势。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消费市场整体边际改善,2022年12月社零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在各地陆续度过感染高峰后,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经济活动将回归常态,消费市场有望企稳复苏。此外,短期内的消费需求释放有构成结构性通胀压力的可能,但大幅升温的可能性不高,预计后续通胀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稳增长扩内需相较于稳通胀来说更为迫切。

  2022年房地产投资降温,而地产市场的风险暴露是2022年拖累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2022年11月以来,“三支箭”齐发助力房企纾困,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房地产部分新增“保稳定”的提法,而保稳定的核心是“保交楼”,进一步强调政策效力,预计2023年“保交楼”继续推动房企经营环境的改善。2022年12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负增长态势,但投资、销售、贷款等地产类数据降幅整体有所收敛,侧面说明政策开始显效。后续在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以及疫后居民收入改善的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暖,居民端加杠杆意愿有望增强,社融数据也将触底企稳。

  流动性方面,1月11日,央行相比往年更早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跨春节投放,并于当日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然而,资金面仍显紧张,主要期限资金利率持续攀升。央行MLF超额续作以及逆回购加码,并在1月17日开展506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单日逆回购规模创出3年来的新高。预计节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不减,以呵护资金面平稳跨节。

  结合央行2022年四季度例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2023年年初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流动性维持宽松状态,引导市场利率运行于政策利率附近的合理范围内,并进一步支持宽信用的推进,但很难回到2022年8月以前的水平。此外,考虑到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央行或在上半年继续使用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以及引导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宽货币、宽信用”将是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的选择。后续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货币政策逐渐向中性回归。

  海外政策以及汇率方面,欧美经济将进入衰退,叠加美联储表态转鸽推动金融条件放松,海外流动性的影响弱化。在人民币汇率保持均衡稳定的基础上,2023年的汇率定价较2022年更为有利。对债市而言,中外利率倒挂幅度收窄,且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回升,2023年境外机构主动配置中国债券的需求将回升,而利率债是境外机构进入国内债市的主要配置标的,外资流入对国债价格的支撑作用将增强。

  总体来说,短期通胀隐忧加上人民币汇率回升,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较小,这对债市利率低位运行形成一定支撑。受大额资金净投放提振,短债受益明显,而长债交投情绪仍受抑制。后续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减弱,经济加速回暖,流动性边际收敛,届时就要警惕债市的回落风险。

  策略方面,2023年债市整体波动幅度预计加大,投资难度大于2022年。短趋势来看,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不支持债市收益率持续性大幅上行,预计债市以偏弱振荡为主。市场对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存在反复预期差,债市收益率也会相应波动,投资者可以结合交易情绪,通过波段交易来增厚收益。长趋势来看,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建议关注2年期、5年期与10年期国债期货之间的跨品种套利机会。(作者单位:瑞达期货)

关键词阅读:债市

责任编辑:卢珊 RF1005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