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 大“债主”对美债态度微妙变化:日本11月暂停抛售 中国连续三月减持
财联社1月19日讯(编辑 潇湘)当地时间本周三(1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11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去年年底出现重大转向之际,各路美国海外“债主”对美债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变化:日本结束了自去年7月开始的抛售美债步伐,而中国则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了美国国债。
日本在11月仍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债主”。报告显示,日本11月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上月的1.0644万亿美元增至了1.0822万亿美元,总计增持了178亿美元。日本在10月的美债持仓曾创下三年半以来的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是日本央行去年底调整YCC政策“奇袭”市场的前一个月,当月日元汇率表现也较为强势。日本投资者对美债的态度究竟如何,可能还需静待12月的持仓报告出炉,方能得到更多结论。
TIC报告还显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去年11月仍在继续减持美债——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700亿美元,总计减持78亿美元,持仓规模进一步降至了2010年6月以来新低。
这是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不过减持幅度较去年10月的240亿美元明显减少。去年5月,中国所持美债规模自2010年5月以来首度低于了1万亿美元。
整体来看,11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规模从10月修正后的7.131万亿美元增至了7.273万亿美元。这是总规模三个月来首度上升,10月的持仓数字曾创下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美国前十大海外债主中,只有中国和开曼群岛在11月出现了减持,其余则均为增持。对此,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驻纽约高级利率策略师Gennadiy Goldberg表示,大量海外债主增持背后或许有一定道理,因为美债收益率实际上是在11月达到顶峰,此后一路走低。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11月初约为4.061%,而到月底已跌至了3.701%。国债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反向。通常而言,当美债收益率处于上行阶段,投资者会倾向于减持美债资产以降低资产损失,当美债收益率下行时再增持。
通胀回落的迹象促使美联储在11月采取了更为鸽派的态度转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30日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最终当月的议息会议也确实如此——美联储将加息步伐从此前的75个基点放缓至了50个基点。
TIC报告的其他亮点
美国财政部11月的TIC报告还显示,11月海外买家净买入美股的规模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的新高,这也是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净买入美股。11月海外投资者净买入的规模为429.07亿美元,10月则净卖出了243.7亿美元。
整体而言,11月份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买入额为2131亿美元,高于10月的1799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净流入为2127亿美元,外国官方净流入为4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外国对长期证券的净买入为1715亿美元,上月为678亿美元。在计入调整因素后,比如对未记录的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向外国投资者支付的本金的估计,11月份外国净购买入估计为1652亿美元。
关键词阅读:美债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