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分析与2023年展望:寒意虽存 春山可望
(以下内容从中诚信国际《2022年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分析与2023年展望:寒意虽存 春山可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展望: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修复预期加强
2023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之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年份,在此背景下发展经济重要性提升,稳增长政策处于发力窗口期,且注重短期逆周期与中长期调整的结合,财政政策或以“保持力度、提质增效”为主线,货币政策或以“总量要够、结构要优”为主线。从经济运行来看,拖累经济运行的因素犹存但积极因素增多,考虑到基数效应的影响,2023年宏观经济或总体呈“N”字型修复,年度GDP增速或为5.3%左右。
2022年中国经济:疫情反复下全年经济两度“乍暖还寒”
2022年,疫情反复下,全年经济修复两度“乍暖还寒”,宏观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弱:从需求侧来看,从内需弱、外需相对较强逐步转向内外需求“双弱”,房产周期下行、房地产投资走弱对经济的拖累加大;从供给侧来看,疫情冲击下工业生产两度走弱,服务业生产弱势难改;从微观主体来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居民消费动机不足;从融资情况来看,预期走弱、实体经济低迷情况下“宽信用”受限,等等。不过,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仍存,具体表现在基建“兜底”作用持续发挥、制造业结构调整加速、通胀压力整体可控、人民币虽出现明显的两轮贬值但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等等。
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内部仍需关注多重风险挑战
2023年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来自于内外部的多重风险挑战:其一,俄乌冲突叠加中美博弈基调不改,全球政经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叠加全球经济走弱压力加大,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存在;其二,疫情防控政策虽已调整,但短期内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仍将制约一季度经济修复,且需关注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其三,我国宏观债务风险持续处于高位,仍需持续关注企业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演化;其四,稳房地产政策支撑下,2023年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或不会加深,但需妥善管控房地产转向新发展模式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大类资产配置:各类资产表现分化,经济回暖下权益配置价值或凸显
2022年,在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股票市场表现较弱,债券市场区间波动、但整体表现优于权益。后续看,经济基本面或边际回暖,企业盈利预期或向好,股票市场或出现明显反弹,受益于疫后复苏以及二十大提及的中长期改革方向或是后续配置重点。同时,在后续流动性或边际收紧以及经济稳步修复下,债券市场表现或相对较弱,长端利率或面临上行压力。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或面临结构性分化局面,在海外经济衰退压力下,能源、基本金属等或存在调整压力,建议谨慎配置,而具有避险属性的黄金表现或相对较好。
关键词阅读:宏观经济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