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股转债估值修复 聚焦“春季躁动”
春节后第一周转债市场迎来开门红,转债在正股回弹带动下持续上涨;第二周由于北向资金流入减少,转债市场迎来小幅调整。
截至2月10日,全市场可转债平均价格为136.01元,处于2021年以来57.80%分位数;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0.59%,处于2021年以来55.20%分位数。可以看到,春节后转股溢价率相对稳定,偏债型转债由于2022年11月的理财赎回冲击溢价后暂时未能出现反弹,偏股型和平衡型转债的溢价率较2022年底有所反弹,侧面反映投资者对正股上涨的乐观预期。
在权益市场回暖的过程中,低溢价转债的性价比会高于低价转债,在正股反弹时偏股型转债涨幅更为明显。从发行角度看,根据近期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主板公司转债发行将加速,发行转债的条件明确删除了“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后续转债市场或将迎来一波扩容,个券选择增加,中长期转债资金供给也将更加充足。
在基本面快速修复和政策支持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月信贷供需两旺,当月新增贷款总量创下历史新高,企业贷款结构持续改善,但居民部门在楼市持续低迷的影响下表现仍不甚理想。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市场预期政策提振带动转债估值修复,转债投资核心重回行业与正股的基本面分析。从地方两会经济发展重点看,拉动内需、扩大投资和产业升级是主线。建议聚焦春季行情,围绕政策预期较强的新能源车、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进行布局。
此外,随着稳增长定调逐渐明晰,受益于内需回升的转债值得加大布局,例如消费、房地产基建产业链、银行等顺周期板块,将受益于“宽信用”的进一步落实。目前,投资者可以提高对新券、次新券以及业绩超预期的个券的关注度。
权益市场震荡上行之后,短期需关注转债的强赎风险。一旦正股走弱,偏股型转债股价预期随之走低,可能面临转换价值和转股溢价率的双重压缩。正股走势的高不确定性会使发行人求稳心理占据上风,在面临强赎抉择时更倾向于提前赎回。
债券市场调整引发的风险依然值得关注。随着国内经济筑底逐渐完成、复苏开始加快、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无风险利率上行和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可能性或使债券市场持续处于震荡,将对转债估值形成压制。
(作者系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经理助理)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