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大期债在纠结中重心上移。一方面,欧美银行危机由美国蔓延至欧洲,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低风险偏好下贵金属和债券相对坚挺;另一方面,MLF超额平价续作,降准预期落空,国内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企稳回升对债市带来的利空影响相对不明显。
目前,由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和瑞士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为对抗高通胀,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持续8次加息,累计450BP,美联储持续加息不仅带来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上升,同时引发银行资产的大规模浮亏和损失,最终引发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在硅谷银行等银行发生存款挤兑及SVB和SNY倒闭后,美国银行系统经营环境迅速恶化,这导致美国的银行系统评级展望从稳定降至负面,进而导致银行业的借款成本增加。此外,银行业风波将迫使中小型银行收紧放贷标准以保持足够流动性,这将对整体需求状况带来拖累,从而降低经济增速。总而言之,硅谷银行的问题是美联储大幅加息下的必然结果,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最终必然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经济衰退。
美国多家银行破产所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愈演愈烈,并传导到了欧洲,市场恐慌情绪使欧美股市全面受挫,这也令市场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进一步加息预期降温,促使美债收益率和欧债收益率快速下跌。此外,原油市场大幅下跌对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风险进行定价。如果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得不到有效缓解,仍需警惕新一轮金融危机的产生。由于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传染性、不可预测性、非线性和趋势性,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首先,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恐慌避险情绪下导致股跌债涨。其次,影响实体经济,欧美衰退将加大我国出口下行压力。最后,影响货币政策。虽然近几年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央行独立性增强,但如果美债利率大幅下行,不排除会从情绪和资金流动上带动国内利率下行,从而助推国内债券价格继续上涨。
国内方面,本周1—2月经济数据和MLF续作情况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1—2月经济数据企稳回升,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服务业明显回升,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改善,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地产投资跌幅大幅收窄。结合近期公布的2月超预期增加的信贷社融数据,宽信用稳增长得到初步验证。由于前期市场较大程度定价了经济复苏预期,因此,债券市场对1—2月经济数据反应并不明显。
春节之后,银行间流动性环境有所收敛,信贷需求修复力度较强、财政支出相对缓慢导致银行间流动性水位维持低位,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代表的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有所走高,银行间资金利率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在资金利率中枢已经回到政策利率附近的背景下,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超额续作MLF以维持银行间流动性环境趋于稳定。在1—2月信贷投放规模显著同比多增的背景下,央行自2023年以来持续超额续作MLF补充银行间中长期流动性。
周三,央行超量续作4810亿元1年期MLF,当月实现2810亿元的MLF净投放,MLF增量续作有助于补充中长期流动性,减缓银行缺长钱的压力。与此同时,伴随税期资金面收敛,7天期DR007回购利率上行至2.0%上方,央行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单日净投放1000亿元,有助于短期流动性的平衡。对债市而言,一方面表达了央行当下呵护流动性市场合理宽松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短期降准概率下降,因此总量政策工具延续稳健的基调下对债券的利多相对有限。目前,三大期债加权指数均运行至20日动态区间上沿附近,技术上关注能否有效突破区间上沿及120日均线。(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关键词阅读:期债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