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末,《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人民银行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力度,连续4日开展千亿元级的逆回购。根据人民银行网站披露的数据,3月27日-30日,人民银行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9720亿元,中标利率为2%。
Wind数据显示,本周(3月27日-31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共有3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每一天的到期规模分别为300亿元、1820亿元、670亿元、640亿元、7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截至3月30日,人民银行已合计实现净投放6290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一般而言,随着季末临近,加之债券发行、缴税等短期因素扰动,金融机构均会偏谨慎一些,资金面有所收敛。但也要看到,人民银行通过降准、逆回购等工具灵活操作,熨平短期资金面波动,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平稳跨季。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市场对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经济恢复预期较好,消费、房地产、科技创新、基建等领域将会产生更大的资金需求。此时,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布局,提前投放流动性,更好地为下一阶段扩内需做好准备。
当前,在资金面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下,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创出3个月新低。3月29日,DR001(国内银行间市场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盘初跌22个基点至0.8581%,为1月9日以来新低;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报0.9010%,下跌22个基点。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在4月中旬以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有可能处于较前期更为充裕的状态,大部分交易日中,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将低于公开市场利率。一方面,3月27日实施的降准释放5000亿元左右的长期资金,可以充分满足市场对于跨季资金的需求。这样看来,3月末的跨季很可能是“幸福模式”。另一方面,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4月上旬的资金面通常会偏宽松。偏宽松的资金面有可能带动投资者做多热情,从而给10年国债等利率产品带来新一轮行情。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更多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阅读:季末流动性




- “工业牙齿”闪耀中原!金刚石大会开幕,券商力荐两大掘金方向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加快推动从灰色地带迈向制度化发展
- 国产EUV光刻胶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 药明康德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CRO行业正在迎来三大复苏信号
- 首家机器人6S店开业,机构称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理想载体
- DDR4销售动能强劲,涨价效应或持续到2025年底
- 盘前公告淘金:包钢股份中标雅鲁藏布江大项目,北方稀土确认利好!药明康德拟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14.15元/股
- 第100家央企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显现
- 把“人口”当“基建”的时代来了!国家发钱养娃催热四大赛道,或推动权益市场风格转变,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
- 重磅利好!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母婴用品及乳业板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