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周岳:李沧城投怎么看?
李沧是青岛的老城区,也曾是青岛的老工业区,而在青岛过去十年的“腾笼换鸟”中,主城区的工业转移到各个功能区,李沧区成为了青岛市老企业搬迁的“重镇”,青钢、青汽等一些支柱企业迁出后,李沧区没有及时对域内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最终导致了区域产业空心化、发展动能减弱、增长后劲不足。
同时,产业转移后,遗留下的大量厂房与工业园区因各种因素无法进行直接开发利用,最终成为了低效能片区。同时,李沧区作为老城区,区域内有较多城中村以及老旧小区,但李沧区旧城改造进展较为缓慢,相关商业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不利于产业引进与居民消费。从李沧区历年的GDP总量和增速来看,GDP增速逐年下滑,由2017年的10.6%,下降至2021年的5.4%,发展动能减弱。
过去几年李沧区举债进行发展,其发展重心主要放在以青岛国际院士港为核心的东部片区。目前,李沧区存量7个平台中有4个是落脚于国际院士港,自2018年起,青岛国际院士港园区的平台开始大规模举债建设,有息合计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院士港发债平台合计有息债务占李沧区全部发债平台43.05%。但国际院士港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企业入驻率仅在30%左右,“只见大楼不见产业”的问题十分突出。
李沧区过去较为快速的投资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而债务到期压力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李沧区平台债务短期化问题较为明显。同时,2022年4月以来,李沧区融资环境有所趋紧,在流动性较为宽松以及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各等级中债城投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而李沧区城投债券发行的加权平均利率却逆势大幅上升,且2022年4季度起,区域内较大规模的城投债即将进入到期回售期,短期偿债压力与再融资滚续情况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李沧区的问题是多种因素交织导致的,涉及历史、政治、发展理念等多重原因,有其偶然性,也有一定必然性,归根结底为发展速度与债务增速的不匹配,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盘活低效资产、解决历史遗留包袱,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寻找经济发展增长点。从目前青岛市整体发展状况与李沧区的区位、在全市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思路来看,区域还未到穷途末路的地步,只是当下的问题还需要自上而下的去重视、协调与解决,当然这需要一定时间,当下我们可以观望区级政府、市级政府的应变处置能力,但不宜过度解读。
风险提示:1)城投政策收紧;2)城投口径判断有误;3)数据统计不完整;4)发生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
关键词阅读:李沧城投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