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或将形成新平衡,稳增长需落实——2022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20220907
1、出口同比增速回落,稳增长需落实
(1)8月出口同比较前值出现回落,或证明外需出现回落。8月出口同比较前值有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来自海外需求回落。中采数据显示,8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并创出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西方国家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加息预期较高,对经济下行担忧较强,叠加欧元区多以极端高温,全球经济动能存在下行压力。
(2)出口出现回落,稳增长压力较大。2021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当时提出窗口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受低基数影响,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其次,出口增速较高。2021年复工复产走在全球前列,全年出口增速几乎都在20%以上。2021年稳增长压力较小,所以2021年政策的重心在于结构性改革,如调控房地产、教培行业等,因此也导致内需实际上持续走弱。对于债市来讲,内需走弱,债券收益率下行。而转债出现分化,和出口、成长相关的转债出现上涨,但是和内需相关出现下跌。2022年8月出口增速第一次出现了明显下行,因此,我们认为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或已结束,稳增长或处必须落到实处的时期。
(3)内需后续或将发生变化。国务院总理在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在出口开始回落的情况下,“紧迫感”需要进一步上升。因此,我们认为,内需从2021年开始直到现在持续偏弱的局面,可能后面会发生变化。
(4)出口或将形成新的平衡,价格优势仍然存在。我们在《我国的出口价格优势》报告中提出,目前中国生产商品存在较大价格优势,所以即使全球的总需求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价格还是会对我国出口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就如同之前的长期维持在15%以上,现在回落到5%-10%可能也会持续,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快速下行到零甚至是负数的情况或不会发生。
(5)汇率较弱或助稳出口新平衡。由于美联储为抑制通胀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而我国为维持经济稳定处于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美元兑人民币已经跌落至6.9。由于欧美国家通胀未得到有效控制,且非农数据仍较为强劲,加息或将持续。人民币受到压制,或对后续出口新平衡有一定支撑。
(6)对于债市而言,稳增长、稳内需压力加大,需警惕债市调整风险,看好与内需相关的转债。
进、出口同比涨幅均收窄
8月,我国出口同比+7.1%,前值+18%;进口同比+0.3%,前值+2.3%,涨幅均出现收窄,证明内需和外需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分国家来看,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占比最高,占我国总出口的15%。分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占比较高,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增长9.8%,占出口总值的56.5%。汽车增长57.6%。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价格变化超预期;疫情变化超预期。
关键词阅读:债市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