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市大跌备受市场关注,各种原因已被解读得较为充分。在众多引发债市大跌的因素中,一个屡被提及的原因便是11月以来人民银行连续数日净回笼资金,致使市场资金利率抬升,流动性边际收紧,呼唤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救市”的“小作文”便很快流传于网络。央行昨日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也的确起到了关键时刻安抚市场情绪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当日国债期货全线反弹大幅收涨。
不过,不论是流动性边际变化,还是政策调整引发市场预期突变,充其量只是债市调整的催化剂。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从资金利率上行推导出货币政策要边际收紧的猜测,进而引发债市大跌,就显得多少有些担忧过度了。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抓手,货币政策要服务于宏观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依然是稳住经济大盘,稳增长的诉求未变,货币政策就未到可以松劲儿的时候。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仍提出,要“巩固和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近期市场降准预期的落空,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一方面,当前疏通宽信用传导堵点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结构性工具的效果好于总量工具,10月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韧性,成为稳经济的关键力量,背后就离不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发力;另一方面,当前全市场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并不十分紧缺,降准的必要性并不迫切,正如央行所说,11月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已高于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
此外,从过去实践看,市场期待的“放水”不如愿并不少见。如果呼声的目的是图坐收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回报,而非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实所需,预期落空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